开云_开云(中国)
首页 > 医学技术学院 > 实习就业
实习生心理健康专题丨实习期心理调适指南
编辑:张钰     发布时间:2025-01-08    浏览:254

实习是学生踏上社会岗位的第一步

是一个从学生到职场新人

从学习到工作身份转变的过程

也许,初入职场的我们都有着美好的期许

或热血,或踌躇满志

但是,学校和职场环境的变化

需要我们迅速从“学生”转换为“职工”角色

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

我们会面临许多未知因素,应对许多挑战

无疑也是对个人心理健康素质的一次考验

 

01 大学生实习常见的心理问题

1、自卑心理

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,什么才能也没有;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能正确处理,藏在心里,也不敢与同事沟通;工作失误后,悲观地认为技不如人,产生自卑心理,而后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,缺乏勇气,在实习中往往处于劣势。

2、 挫折心理

从学校走向职场,是将来社会角色转换的过渡期。觉得实习岗位不适合自己,觉得工作总是犯错误,很多同学在一线岗位上,每天的工作既繁琐又无趣,大都是重复性的工作,一天下来浑身散架,与期望中的工作有很大差别。没有做好心理准备,无法适应学生来到实习生的角色转变,抗挫能力较弱,便容易产生严重的挫折感。这种挫折心理,容易导致以后的就业中产生悲观、消沉等不良心理,使就业行为发生认识偏差。

3、失望心理

刚开始,我们对自己即将实习的单位颇为兴奋。但在逐渐了解,对自己的实习单位不喜欢,了解了自己实习单位的环境、吃住条件、发展空间、工作时间长短和劳动强度等诸多方面,觉得并不尽如人意,会对前途感到迷茫,容易造成理想与现实落差的心理冲突。

4、依赖心理

坐等学校、老师、家人提供帮助,对实习工作不积极,认为自己只是遵循学校安排实习,躺平就好,也不愿意尝试、挑战。

然而,在职场中完成工作任务,不能全靠他人安排和帮助。我们要认识到,职场和学校有很大不同,学校会帮助我们安排规划,但职场并不会,它很大程度上依赖我们的自驱力和韧性。

5、焦虑心理

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,对未来的迷茫,焦虑。存在紧张、害怕出错等想法,导致出现身心疲劳、紧张、焦虑的心理状态。

实习中,挫折、烦恼和压力是我们必然的经历,适当的焦虑本身亦是前进的动力。为了更好的适应实习生阶段,加强心理健康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 

02 关于实习心理问题的建议

职场更多需要员工自我内驱力,因此同学们要先调整好心理预期,摆正心态,尽快完成角色转变,对此提出以下建议:

一、树立正确就业观,提高交往能力

首先,初入职场的同学们可能出现专业知识和实操结合不熟练、工作内容为事务性工作等现象,对此,同学们不要焦虑,不要恐慌,这属于正常现象。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,同学们通过实习也可以看到不同岗位在岗位需求上存在差异。在实习前,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,找到自己的所长与岗位需求的结合点,从实际出发,脚踏实地,在实习中一步一步成长,完成角色转换。

其次,要提高自我职场交往能力,积极与人交往,本着实事求是、诚心待人的态度与同事们建立良好的职场关系。每位同学都是即将步入职场的准选手,要克服胆小、自卑的心理,遇到问题要敢于向同事请教,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。同时建立良好的职场关系,在交流方式上要逐渐转变以往不良的交流方式,向理智、有逻辑性的交流方式转变,避免出现人际关系的困扰。

二、学会情绪自调节,强化自我激励

首先,实习前同学们可以对即将出任的工作进行初步了解,并结合岗位需求从匹配度、胜任度等角度对自己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,在心理上有所准备。进入实习岗位后摆正心态,实习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挫折、烦恼和压力,难免感到焦虑、紧张、担心、害怕、迷茫等情绪。这里建议同学们理智对待自己的情绪,牢记实习期以学习为主,面对负面情绪不必过度敏感和紧张。而且职场的工作成果更多是延后激励,主要体现在业绩效益上,相信只要自己不断积累、努力付出、终会回报。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,勇敢面对,完成角色转变,让自己更好地融入职场生活。

其次,当实习期工作出现错误时,也不要恐慌,要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,多从内心深处鼓励认可自己。同时遇事冷静、沉着处理,不急躁,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。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,如果确实自我解决不了,可以向同事、前辈、老师请教。当然表现好的时候,也要学会对自己进行正向激励,鼓励自己。

三、适度地宣泄情绪,学会向外求助

首先,在实习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自己对环境、对职场、对同事的适应能力,如果遇到情绪确实无法自我调节时,也没有必要压抑和克制情绪,可以适度宣泄情绪,比如向好朋友、向家人倾诉等,也可以通过运动、唱歌等合理的途径将自己心中的郁闷和苦恼宣泄出来。

其次,在情绪自我宣泄困难时,可以向外借力、向外求助,要学会把自己的压力说出来,让身边人帮助自己缓解压力。如果压力太大,也可以向心理咨询师或专业服务机构求助,要学会寻求社会支持与帮助。实习期间遇到较大难题,应及时主动与父母、实习指导老师、辅导员沟通;或者询问师兄师姐的实习经验。同学们一方面通过倾诉烦恼,获得外界情感支持和理解,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,增强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。

 

打印本页      关闭窗口